脈沖調制中頻專區

脈沖調制中頻電療法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並開始應用於臨床的一種新的電療法,脈沖調制中頻電流是以頻率為10~150Hz的低頻脈沖電流去調制頻率為2000~5000Hz的中頻電流,使中頻電流(載波)的幅度隨著低頻電流(調制波)的波形、頻率、幅度的變化而變化。這種電療兼具低頻率墊和中頻電的成分,脈沖調制中頻電流因調制方式的不同分為四種。

連續調制波(簡稱連調波):連續輸出低頻調幅波

間歇調制波(簡稱間調波):調幅波間歇出現,間歇期間出現未調制的等幅中頻電流。

斷續調制波(簡稱斷調波):調幅波斷續出現,間歇期間沒有電流輸出。

變頻調制波(簡稱變調波):兩種不同頻率的調幅波交替出現。

一、  脈沖調制中頻電流的特點

脈沖調制中頻電流不同於一般等幅中頻電流,他兼具中頻電流與低頻電流的優點,而沒有各自的缺點。

1.脈沖調制中頻電流對皮神經的刺激不明顯,治療時電極下沒有不適的的刺痛感,病人能耐受較大強度電流的治療。

2.脈沖調制中頻電流無無正負極之分,不會發生電解作用,對皮膚無刺激損傷作用,治療時可採用薄襯墊,操作較簡單。

3.人體對脈沖調制中頻電流的阻抗較小,可作用於較深的部位。

4.治療時交替使用不同波型、不同頻率的電流,可以避免連續使用一種電流時的人體適應性。

5.電流的刺激強度與電流幅度的變化有關,改變調幅度可以改變刺激強度。

二、  脈沖調制中頻電療法的治療作用

1.鎮痛:脈沖調制中頻電作用於皮膚後,皮膚痛閾立即上升,疼痛敏感性下降,即時止痛作用尤為明顯,脈沖調制中頻電療法對其他療法未能制止的疼痛也起較好的止痛作用。(間調波與變調波也有止痛作用)

2.促進組織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脈沖調制中頻電作用於皮膚表面的感受器後,通過軸突反射引起血管擴張;神經受刺激後釋放少量血管活性物質使血管擴張;肌肉收縮後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可引起持發性血管擴張。還有人觀察到脈沖調制中頻電作用後淋巴管也擴張,血管與淋巴管擴張後血流加快,淋巴血流加速,有利於吸收滲出液與出血,改善組織營養,恢復組織的損傷,消散炎症與粘連,同時也加強鎮痛的效果。間調波、連調波、便掉波治療時,這種作用比較明顯。

3.鍛鍊肌肉:斷調波有較明顯的使骨骼收縮、興奮平滑肌、提高肌肉張力的作用,可用以興奮不同程度的失神經支配肌肉,通過調節斷調波中的斷電間歇,可使肌肉在兩次收縮之間得到充分的休息。

4.按摩:脈沖調制中頻電作用時,電極下有震顫感或緊束擠壓感,如同按摩。按摩作用有利於改善組織的血液淋巴循環,消除疲勞,緩解痙攣和疼痛。

5.對植物神經的作用:脈沖調制中頻電作用於頸交感神經節時,可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下降、改善上肢血液循環;作用於腰交感神經節時,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環。

二、不同脈沖調制波的治療作用不同:

連調波:主要起止痛作用,急性嚴重疼痛時宜首選連調波;也有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

間調波:有明顯的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淋巴回流的作用,也有緩解慢性疼痛的作用。

電調波:有刺激神經、使肌肉收縮的作用,可用於電體操以鍛鍊肌肉。

變調波:有消腫、促進滲出液吸收、加速局部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也有較持久的止痛作用。

脈沖調制中頻電療法的優點和治療作用,使他既勝於一般低頻電療法,又勝於一般中頻電療法,因此得到人們的重視,迅速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許多疾病。

三、  脈沖調制中頻電療法的適應症如下:

外 科:急性扭傷、挫傷、肩關節周圍炎、腰肌勞損、腱鞘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落枕、變性關節病(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炎)、注射後浸潤、血栓性靜脈炎、術後腸粘連、術後腸麻痺、術後尿瀦留、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輸尿管結石等。

內 科:胃下垂、習慣性便秘等。

神經科:坐骨神經痛、神經炎、神經根炎、周圍神經損傷、癈用性肌萎縮、中樞性癱瘓、血管痙攣性頭痛等。

婦產科: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痛經等。

皮膚科:瘢痕肥厚、帶狀疱疹等。

眼 科:角膜云翳、中心性血管痙攣性視網膜炎等。

耳鼻喉科:慢性喉炎、聲帶肥厚、聲帶小結、聲帶麻痺等。


image